-
我明白,有些字眼聽起來就是那麼不討喜,像是失去、死亡。在我們成長的文化脈絡,有各種理由讓我們迴避它、不去思考它。
-
現在我們眼前有兩種選擇。直視它,同時也是「允許自己知道自己想要什麼」。例如,知道自己希望從愛人身上得到什麼。當然,這也代表,得不到的時候、失去的時候,也會非常清楚準確的知道,接著感受到清楚準確的刺痛。運氣好的話,我們可以從裡面學到一些東西,並且在未來派上用場。
-
或者是隱蔽它,讓事情留在一團迷霧之中,隱隱作痛。這份痛苦來自持續的絕望、不知所以然的挫敗,以及珍貴的時光悄悄流逝所引發的惆悵。
-
誠然,生活是複雜的、多面向的,沒有人能夠果斷選擇其中一條路走到底,也沒有人能保證哪一條路長遠來說是好的。畢竟,生命如此短暫,許多複雜的命題若能在毫無覺察下就安然度過此生,也是一種福分。
-
但是,不思考我們不想知道的事,並不會讓事情就此消失。如果我的選擇是在原地等待,等待一輩子被拒於門外的東西來敲門,那麼根據我個人深切的經驗,那些最不希望發生的事情,就一定會發生。
-
它會在你最脆弱,而它最強大的時候,將你擊垮。
-
假使你和我一樣,對自己這輩子持有的運氣沒多大把握,或許可以考慮在自己所能承受的極限下,直視它。
-
#洪仲清臨床心理師
#沒有別人怎麼做自己